科技助力春耕备耕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稻油所开展"科技闹春耕"系列活动
3月18日至22日,稻油所联合植保所、组培中心、办公室等部门,组建科技服务队深入咸丰、巴东、建始三县6个乡镇,开展"科技闹春耕"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为引领,聚焦水稻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与推广,为春耕生产注入科技动能,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科技下沉一线 破解生产难题
服务队累计派出州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科技人员20余人次,走访8家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围绕优质稻品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轻简化栽培等技术展开精准指导。针对恩施山区水稻种植中存在的抗逆性弱、产量波动大等短板,科技人员现场推广“七?百谷”、“川优542”等10余个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发放配套技术手册100余份,手把手教授水肥管理技术、无人机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并建立“田间课堂”示范点。“专家教我们用数据分析苗情,每亩预计节本增效200元以上。”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的俊艳禾康合作社种植大户黄仁俊对科技助农成效连连称赞。
创新服务模式 激活产业动能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支撑”。此次活动负责人稻油所所长李洪胜介绍,近年来稻油所团队探索“1+1+N”科技服务新模式:通过培育一名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辐射带动一个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发展,最终引领一片区域实现产业升级。在此框架下,团队深入调研全州水稻主产区,建立市场需求与科研立项联动机制,重点攻关富硒功能稻、高抗优质稻等特色品种,推动恩施稻米产业从“产量导向”向“质量效益导向”转变。
夯实安全根基 彰显使命担当
作为武陵山区重要粮食产区,恩施州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此次“科技闹春耕”活动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融合,有效提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院党委书记牟来举表示,全院将持续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构建“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守护粮食安全生命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